2020年11月13日下午2点,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舞蹈表演、音乐表演、戏剧影视表演、影视编导、播音主持专业第22次期中汇报演出在北艺剧场精彩上演。学院杨波院长,北京市教工委、北京市教委、党建督导专员兼联络员马常专员,中国广播合唱团纪玉生团长,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艺术团团长、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学校徐航校长,北京北附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音静禅,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学校影视表演系赵婉迪主任,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牛娜老师、薛靖谦老师、乌日娜老师、吴芳丽老师、邹佳辰老师、张一帆老师,学院部分职能处室负责人及全体师生观看了演出。此次汇演由播音主持专业李海航同学和杜珂同学主持。
杨波院长在表演结束后发表讲话,他说,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”同学们是艺术传媒类专业的学生,就更加要深深懂得艺术自信的道理,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“无我”,也是我们说的“反璞归真”,和武功的最高境界差不多,用剑真正的高手是“无剑”。我们要以美为目标,艺术人性化,人生艺术化。杨波院长表示,各位嘉宾和专业老师对同学们的表演做了很客观和很真实的评价,他由衷的感到高兴,这是嘉宾们对学院办学方向的认可,是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的认可,他们的热心支持一定会让学院的办学更上一层楼。同时杨院长希望同学们要牢记他们的谆谆教诲,他们的指导和关心对同学们的专业学习非常有意义,不由让人想起了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中的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吹笙鼓簧,承筐是将。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”,各位嘉宾的关心和鼓励对教育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帮助,指出同学们的不足,表扬同学们的优点,才能督促同学们更快更好的进步与成长。
杨波院长指出,今天的期中汇报演出,同学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值得肯定。不论是从节目的选择还是从舞台性、直观性、综合性和对话性掌握的都很好,舞台的驾驭能力以及舞台的呈现的效果表现的非常不错。一个演员想要自己的角色能够感动观众,让观众熟知,就必须要加强自己的文化、艺术修养,只有那样才能演绎出更好的角色,造就一部经典的作品。希望同学们能够增加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,学习古代的文学知识,例如《风雪夜归人》中莲生与玉春依依话别,从此天各一方的爱情片段,如果熟读和学习曹丕的《燕歌行》和古乐府中的《飞鹄行》,深深揣摩其中的内涵,那么情景演绎的效果会更好。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,顶碗舞的表演非常值得肯定,不仅没有出差错,还演绎出舞蹈之美感。此外,舞蹈表演中不仅要跳,眼睛也要看,眼神的运用是舞蹈艺术的精髓和神韵,因为只有眼神做得准确,才有助于把握舞蹈的内涵,表达个人的感情,将舞蹈的整体感觉体现出来。主持人思路清晰,谈吐晓畅,而且同学们的朗诵吐词清晰,腔调也把握得非常好,非常有气势,感情很丰满。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表演中要展现出本我特征,要大胆,要自信,要建立一种“舞台就是我,我就是舞台”的高度艺术自信。杨波院长为了鼓励同学们培养艺术家的自信和气场,鼓励同学们放声歌喉,大胆的展现出艺术之美,他亲自示范,即兴演唱了一首《映山红》,慷慨激昂,让全场沸腾,鼓掌声连绵不断,把气氛推入高潮。
中国广播合唱团纪玉生团长,北京市教工委、北京市教委、党建督导专员兼联络员马常专员,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艺术团团长、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学校徐航校长分别点评,他们对本次演出表示高度的肯定,劝诫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打好基础,在演出中保持严谨的心态,并祝福同学们能得到更大的收获。
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牛娜老师、薛靖谦老师、乌日娜老师、吴芳丽老师、邹佳辰老师、张一帆老师在点评中表示,此次汇演美轮美奂,让人印象深刻,同学们的进步是值得表扬的,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的努力,提高专业能力,追求更完美的演出效果。
本次汇演节目分为舞蹈、歌曲、朗诵、戏剧等节目形式。
演出在舞蹈表演专业同学们的《顶碗舞》中拉开序幕,舞蹈传承了传统民族文化精髓,柔美轻盈,节奏明快,展示了蒙古姑娘热情开朗的性格,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,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,现场气氛迅速升温;播音系同学带来的诗朗诵《以青春的名义宣誓》更是用“永远跟党走”的誓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们;紧接着,《红岩》这部红色经典著作,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“缅怀革命先烈,争做时代先锋”的号召,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;在青春洋溢的节奏下,维族舞《欢乐的跳吧》中同学们灵动的舞姿,让观众耳目一新,现场氛围高涨;由音乐系同学带来的歌曲《一个黑人姑娘在唱歌》《花非花》展现出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们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演唱技巧;音乐朗诵诗《我和我的祖国》把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宏亮的嗓音、充沛的情感、高低起伏与抑扬顿挫中极尽描摹;舞蹈系的同学们在《古韵雄风》中用夯实的基本功展示了各类古典舞的技巧,精彩绝伦,赢得掌声雷动;经典歌曲《二月里见罢到如今》《绒花》更是余音绕梁,让观众领略了艺术的魅力;表演现代舞《安河桥》的同学们,舞姿曼妙,韵味十足,无不展现深厚的舞蹈功底;经典歌曲《飘落》,怀旧美声,娓娓动听、宛如天籁;紧随其后的秧歌舞《红红的日子》又把东北大秧歌的豪迈、大方、洒脱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;最后的经典话剧《风雪夜归人》更是将原作中的人物性格、年代感、服装、布景等都真切的还原出本身的原汁原味,让观众们仿佛置身于剧情中,回味无穷。
最后,演员们按照节目分组上台站立,依次整组走上前台向观众鞠躬,随后转身走向并占据舞台的不同角落。他们无不聚精会神倾听着杨波院长和各位专家教授的点评。
演出圆满结束后,学院领导、专业老师、部分教师和演员合影留念。